10月25日消息,10月25日,在接受央視籃球公園節目采訪時,姚明回顧瞭自己CBA生涯初期,表示當時贏球獎金和輸球獎金差瞭10倍,不過輸球獎金自己可以揣兜裡當零花錢。

1997-98賽季,姚明代表上海男籃在CBA聯賽中上演瞭處子秀,得到8分7個籃板。
記者問他當時得到瞭上海隊主教練李秋平的重用,給瞭20分鐘的上場時間,姚明表示,“具體時間我忘瞭,但是差不多是半場時間。當時的賽制還是上下半場各20分鐘的,還沒改過,包括5次犯規下場。第一場是打空軍部隊,我當時已經打過成年比賽瞭,1997年在上海的第8屆全運會,9月打的吧,聯賽是11月開始的。所以我已經有過一點點成人比賽經驗。但是聯賽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瞭,因為他整個出場的介紹,有一些包裝,作為一個新手會改變你的心態,讓你不知道手往哪放。”

記者問他當時打CBA有遇到怎樣的困難和挑戰,姚明表示:“一步步來的,老實說剛剛去的時候,目標對我來說是一步步跨上去的。首先是你能打聯賽,能報名,是非常大的一個成就。兩方面,第一,你終於可以得到那些你第一眼看到的那些裝備,你要知道在那個年代能夠得到一套聯賽品牌的裝備的話,已經是非常不錯的瞭。
同時,因為打這個聯賽收入也有提高瞭,這是很現實的。開個玩笑,當年贏球獎金和輸球獎金差異是巨大的,我贏球瞭以後,因為那筆獎金數額比較大,我都是交給父母的,輸瞭球可能得到的獎金連贏球的10分之一都不到,我就揣到自己兜裡面當點零花錢瞭。所以到最後,我的激勵機制我也不知道是輸球好還是贏球好。所以,激勵機制是非常重要的!

姚明笑著說道:“剛開始,我能夠在場地上和各路大神過過招,就非常開心瞭!當然,我也會關心一下自己得瞭多少分、搶瞭多少籃板、蓋瞭多少個蓋帽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