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BA重大改變!比賽減少8分鐘!喬爾傑維奇的建議,成真瞭!

2025-11-04 02:37:00

由於需要給全運會比賽讓路,CBA新賽季需要到12月12日才拉開大幕,明年的4月24日收官。

常規賽共42輪,揭幕戰為廣廈對陣山西。

和之前的規則一樣,上賽季的20支,球隊根據蛇形排位,最終確定瞭分組形式。每支球隊將與同組對手交鋒3次,與非同組對手交鋒2次。

A組:廣廈隊、北控隊、山東隊、天津隊、寧波隊;B組:北京隊、青島隊、浙江隊、廣州隊、福建隊
C組:山西隊、廣東隊、上海隊、吉林隊、四川隊;D組:遼寧隊、新疆隊、同曦隊、深圳隊、江蘇隊。

今天,咱聊一個關於自傢聯賽的話題吧。

根據球圈趙探長的消息,CBA新賽季將會有一大改變:比賽改為10分鐘每節。

從48分鐘到40分鐘,確實是很大的規則改變。

自然的,6犯離場也會變成5犯。



其實,之前喬爾傑維奇就曾提議過,CBA聯賽將單節比賽時間從12分鐘縮短至10分鐘,以全面接軌國際籃聯規則。

這一建議旨在幫助中國球員更好適應國際賽事節奏,提升國傢隊競爭力。

他的理由是40分鐘的籃球比賽,沒有容錯空間讓你可以失誤,讓你做錯誤的決定,讓你做錯誤的投籃選擇,如果你想要贏球,什麼錯誤空間都沒有。

法國、西班牙、歐冠、希臘、意大利、塞爾維亞...都是40分鐘。

NBA能打48分鐘,是因為人傢有充足的人才儲備。

簡單講,那就是要和FIBA的比賽時間一樣。

如今,喬帥的想法很可能要落地瞭。

對此,帝哥怎麼看?



CBA聯賽確實需要在賽制和規則上做一些調整。

比如說,每天的比賽時間安排,熱門比賽,能不能像NBA一樣盡量錯開?

舉例:廣東和遼寧的比賽,能不能一個晚上7點打,一個8點打?

聯賽的好比賽本來就有限,既然你是商業聯盟,為瞭收視率也得這麼幹。

畢竟不是所有球迷都可以一邊拿著手機,一邊放著電視...

至於比賽時長到底哪個好?我們的評判標準太單一瞭。

其實,就看國傢隊成績...

國傢隊成績不行,是很多事兒的“原罪”。

如果2027年,中國男籃發揮好,拿到瞭洛杉磯奧運會的門票,那一定不缺乏對“40分鐘CBA”的歌頌者。

假如到時候再次大賽折戟,那又會有很多“專傢”表示,CBA需要48分鐘,原因是要讓國內球員、年輕球員得到鍛煉...

這和外援使用政策是一個道理,怎麼講都有理,但國傢隊如果不行,那CBA作為商業聯盟,往往就得“背鍋”。

弊端是什麼?朝令夕改,政策太不穩定瞭。

假如有一天,FIBA改成48分鐘瞭,我們又怎麼辦?



如果,我是說如果。

48分鐘的比賽,是為的是給國內球員機會、給年輕球員上場時間保障,那沒必要。

競技體育,機會不是給予得到的,而是靠自己爭取來的。

國乒為什麼牛逼?為瞭那幾個位置,搶破頭,太卷瞭。

NBA也一樣,不需要“大傢長式”教育,不需要體測,你能打就打,打不瞭你就趕緊滾蛋,發展聯盟、美國大學校園,有的是人等待著機會。

這是他們長盛不衰的極重要因素。

你不夠努力訓練,不能在訓練中幹掉隊友,就就得接受沒登場時間的冰冷事實。

那CBA改成40分鐘,能讓各個球隊卷起來麼?

這需要打一個巨大的問號。

畢竟,也不排除躺平球員的出現(反正也打不上)...

40分鐘的比賽,對某些球員的好處,可能是能早點下班吃夜宵。



40分鐘的比賽,就能讓節奏變得有多FIBA,有多緊湊?

對此我也是悲觀的。

從現狀來看,CBA很難改變的一點是:各個球隊都很依賴外援。

外援單打,國內球員站著看,這是常態。

球員粘球,需要站著做選擇,思考時間過長,進攻發起慢,這是現象。

所以,支撐聯賽變得更好的最底層要素,一定是:你得有牛逼的人才。

CBA的整體球員水平,和10多年前比是下降的。

楊瀚森在CBA夠好瞭吧?最佳防守球員。

結果去瞭NBA...